日前,經濟日報刊發《建材業創新求變提升含綠量》一文,集中展現建材行業推動實現綠色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成果,海螺集團白馬山水泥廠二氧化碳捕集純化示范項目再受關注。
原文如下:
建材業創新求變提升含綠量
經濟日報記者 ?祝君壁
挖掘資源綜合利用潛力
在安徽海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白馬山水泥廠煙氣洗滌塔旁,一條管道連接著兩個大大的金屬球,水泥窯煙氣去除粉塵等雜質后,到達吸收塔內被吸附劑吸收形成富液,再通過加熱析出95%純度的二氧化碳,最后精餾出高純度二氧化碳產品,從而完成碳捕捉、控制碳排放。
水泥在生產過程中會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減少碳排放、加快綠色轉型發展,一直是水泥行業的共識。海螺集團率先建成萬噸級以上水泥窯煙氣二氧化碳捕集純化環保示范項目,成功捕獲工業廢氣二氧化碳并將其變廢為寶,每年可回收二氧化碳5萬噸。白馬山水泥廠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技術是國內首個水泥窯煙氣二氧化碳捕集純化項目。該項目可將捕集的二氧化碳加工成99.9%工業級純度二氧化碳和99.99%食品級純度二氧化碳,生產出來的二氧化碳產品可廣泛應用于焊接、食品保鮮、干冰生產、激光、醫藥等領域,不僅為城市工業企業清潔生產提供了新思路,也開辟了一條利用企業副產品創收的新路徑,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雙贏。
“建材行業發展循環經濟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閻曉峰認為,大宗固廢綜合利用處置具有顯著的降碳減污協同效應,是推進資源綜合利用、發展新質生產力、促進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的重要領域。
高溫煅燒工藝的窯爐,能夠無害化處置城市污泥、生活垃圾等城市垃圾,并且不會產生二次污染,使建材行業成了資源綜合利用的“香餑餑”。如今,建材行業年綜合利用工業固體廢棄物量已超過18億噸。通過研發“吃”進垃圾、“吐”出水泥的新工藝,水泥企業也能實現生產過程零碳排放,變身環保企業。目前,我國已有350余條水泥熟料生產線配套建設了協同處置生活垃圾、污泥、工業可燃廢棄物、危險廢棄物等裝備。